1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
2、子曰:施,取其厚;事,举其中;敛,从其薄。
3、君子易事而难说也。说之不以道,不说也;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小人难事而易说也。说之虽不能道,说也;及其使人也,求备焉。
4、子曰: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
5、德不孤,必有邻。
6、子曰: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
7、与伴侣交,言而有信。以文会友,以友辅仁。
8、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于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!
9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…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
10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11、圣则吾不能,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。
12、曾子曰:"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"
13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!
14、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辟佞,损矣。
15、温而厉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
16、君子谋道不谋食,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17、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圣人之言。
18、子温而厉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
1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2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者富,强行者有志,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
3、不迁怒,不二过。
4、子曰:君于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
5、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
6、益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
7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已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
8、天下之至仁者,能合天之至亲也。
9、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。
10、不患人知不已知,患其不能也。
11、子曰: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。
12、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。
13、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
14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
15、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,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罢了矣。
16、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。
17、朽木不可雕也。
18、听讼,吾犹人也。必也,使无讼乎!
1、子曰: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;多见而识之。
2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3、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?
4、不患人之不已知,患不知人也。
5、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。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
6、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,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
7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
8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!
9、益者三乐,损者三乐;乐节礼乐,乐道人之善,乐多贤友,益矣。乐骄乐,乐佚游,乐宴乐,损矣。
10、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
11、子曰:"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徒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"
12、不知也。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?
13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14、小人同而不和,君子和而不同。
15、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。不如丘之好学也。
16、子曰:"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,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。"
17、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
18、主忠信,徙义,崇德也。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。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。诚不以富,亦只以异。
1、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
2、孔有教无类。
3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
4、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5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!
6、天生德于予,桓雎其如予何?